| | | | | |
已有0網友參與糾錯
營口市區東部有個“道岔子”,一般的營口人都知道。但它的歷史卻很少有人知道。其實所謂道岔子就是曾經在鋪設鐵道時,分出的岔道道口,因而得名。位于現站前區東風街道東風市場附近。
1898年(清光緒二十四年)沙俄入侵營口修建大石橋至牛家屯的營口支線鐵路,沙俄根據《中俄續訂東三省鐵路支線合同》其中第三款規定“需用料件,糧草運載便捷起見”,“由此路暫筑支路至營口”。同時,為了攥取在中國東北境內修筑鐵路權,從哈爾濱至旅順口的東三省鐵路支線以及由大石橋至營口臨時的筑路權、經營權,并在所謂的“鐵路地區內設置沙俄的行政機構、警察機構,筑路軍、居民點,開礦山、工廠”的一系列特權,營口的道岔子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應運而生。1898年7月6日沙俄以大石橋為起點至營口牛家屯為終點修筑鐵路規定八年后拆除,當年動工修建,于1899年建成。全長22.4公里。1901年11月14日正式通車并辦理營運業務,實行中俄聯運價格章程。
沙俄鋪設大石橋鐵路至營口牛家屯終點時為了調換火車,鐵路留出岔路口。從此,營口人便稱此處為道岔子。
1904年日俄戰爭,在中國領土上爆發,沙俄被日本打敗,日本便掌控營口。1905年沙俄將霸占營口的各項權力轉讓與日本,其中營口的鐵路及道岔子也由日本人管轄。
由此可見,一個小小的道岔子,其中背后記載著多少滄桑,留給中國人多少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