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號 | 改造前 | 改造后 |
1 | 進入車場需停車取卡,等待時間和排隊時間相對較長,使用效率低,經常出現旅客反復取卡現象 | 車牌自動識別,自動識別進出場的車輛信息(進場時間、出場時間、停車費用),使用效率高 |
2 | 候機樓前接送站車輛較多,停放混亂,存在不法車輛沖擊人群或候機樓的隱患,易造成人員傷亡的非法干擾事件,存在嚴重安保隱患。 | 停放區域清晰,運行有序;改造之后候機樓前均無社會車輛及接送站車輛,新增公安、運管處執勤崗亭,有效的對社會車輛、出租車運營車輛進行管控。 |
3 | 停車場內車位未進行分區管理,無車位編號,不便于準確尋找停車位 | 完善停車區域:增加大巴車停車區域、設立出租車專用排隊通道;對現有的停車位進行分區編號管理,方便旅客確認具體停車位置。 |
4 | 未設立出租車接站專用排隊通道,不便于規范管理 | 增設出租車專用通道,在出租車通道拐角處進行了防滑處理,其特點耐磨、耐壓、耐沖擊,有效的延長道路的使用壽命,提升出租車行車安全裕度。 |
5 | 出租車運營管理相對薄弱。 | 增設市運管處和公安執勤崗亭,提升行車規范性管控力度,為旅客安全出行提供保障。 |
6 | 未設置停車場內手推車停放區,旅客需進入候機樓內取送手推車,使用效率低。 | 設置手推車停放區:為方便旅客出行,在停車場內靠近候機樓一側,增設了手推車停放區域,需要使用手推車的旅客可以直接在場內使用手推車,不必往返進出候機樓拿取手推車,節省出行時間。 |
7 | 未建立車輛號牌黑名單管理系統,針對行車不文明行為管控手段相對薄弱。 | 建立車輛號牌黑名單管理和報警系統:對違反《營口機場停車場使用管理規定》,對其他旅客造成負面影響,違規進出場的車輛進行黑名單管理,針對違法行為移交公安機關處理,完善行車不文明行為管控手段和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