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登錄/注冊后可查看大圖
于是有家長立刻開算了。
一位老師教師節一天的“收入”:一個老師500元的購物卡,一個班級30號人,30*500=15000
順道還譏諷說,一個老師送500元,一個班級多少學生,王健林的1億元對于老師來說是小目標。
.png)
登錄/注冊后可查看大圖
后來說是這位家長移花接木,其實討論的是每位老師送500元的卡,而不是每位學生給每位老師送500元的卡。
雖然,送禮數目是有些家長誤解了,但是家長們籌劃著給老師送禮這件事是實實在在的。
本來教師節的意義在于“尊師重教”,向教師表達敬意。然而,不知從何時起,教師節變了味,教師節成了“教師劫”。
家長糾結!
隨著教師節的臨近,“糾結“成為很多家長的心病,教師節到底該不該給老師送禮呢?送什么呢?
家長
A:現在最怕過節,尤其是教師節,別的家長都給老師送禮,不知道自己要不要送。
B:我們讀私立的,有家長組織,很多人積極響應,我雖然不贊成這種做法,但還是默認了,怕萬一老師知道對我孩子另眼相看。
C:我個人是不喜歡送禮的,但是如果大家都送我還是得送的,不然擔心小孩被老師忽略。
其實,老師也煩惱!
隨著教師節的臨近,老師也“困擾“,有負擔。面對家長的送禮,接收?還是拒絕?如何拒絕?都是個難題!
老師
A:很多家長送禮并非是在節日里感謝師恩,而是希望老師關照自己的孩子,送的禮品雖不貴,但是也不好收的,可是家長一直堅持,令人很尷尬、困擾。
B:教師節還沒到,上面就三令五申了,防老師收禮,像防賊一樣。明明是我們的節日,卻一點都不開心…
C:這對老師自身形象的影響十分惡劣。不收,家長會擔心你對他孩子不好;收了,對老師的人品大打折扣。
那么,到底教師節該不該送禮呢?
小編覺得這位家長分析的很有道理
一位家長在本地論壇上這樣寫道:
教師節快到了,孩子上幼兒園了,可這兩天,幼兒園微信群里部分家長在群里建議每個家長出資一百元,湊錢一起買禮物,得到了微信群中部分家長的積極響應。
我覺得,幼兒園送禮的風氣并不好,雖然我們的出發點是好的,但勢必會產生一些不好的效果。”
作為接收禮物的老師們,都是初入社會不久、很年輕很單純的女孩,貴重的禮物會讓她們有負擔,有壓力,而家長的多次大小送禮,老師們會越來越習慣和坦然,等她再無壓力接收禮物的時候,也就毀了一個單純的好老師。
家長大動作送禮給老師們,幼兒園立場就比較尷尬了。我明確反對部分家長這樣的做法。我覺得,教師節,小孩子送朵花或寫個賀卡送下就行了。現在的風氣這樣,那孩子以后也會變得很勢力。
其實,不僅僅是幼兒園,對于小學、中學也是一樣。當老師收慣禮品,還會比較家長所送禮物好壞時,不僅毀的是這個老師,還可能有其他沒送禮的孩子;當風氣影響,孩子變得勢利,攀比我爸爸送了500,我媽媽送了個LV,毀得就是我們自己的孩子……
隨著現在教師節送禮風氣盛行,很多地方已經明令禁止教師收禮了,有時候家長送禮并不能表達謝意,反而讓老師覺得為難和尷尬。比起送禮,和孩子一起給老師送一張賀卡、一束鮮花甚至一句溫暖的問候,表達自己對老師的崇高敬意,還教師節原本的意義,這或許是教師節最好的禮物!